被遺下的南九龍 – 沒有地鐵線的九龍區

由於沒有地鐵到達,南九龍的紅磡、土瓜灣,馬頭圍及九龍城一帶,總是發展比較遲緩。其實那兒的生活水平,比深水埗更差。只是沒有地鐵支線,大家好像選擇性地把它們遺忘。

無需提名而當主角

紅磡區機利士南路這一帶,最為人所熟識的,相信是位於這裏的一切為去世人士所提供的服務行業。從前膽小的我,就連眼睛直望這些店舖也不敢。人大了,走進這個區域的機會也多了,漸漸不再害怕去想這些事情。事實是,每一個人在這世上總有兩天,是有機會讓自己登上主角的。一,就是出生的那一天;其次,就是離世的那一天。我由連花牌、棺木也不敢正視,到如今會去細想死亡的意義,究竟是一種幸福的進步,還是一種經成長而面對現實的無奈?

談到出生的那一天,我們常常會想著今年的生日要如何如何慶祝,但曾有人說,我們常常也忙記了:我們出生的那一天,正是母親一生中最痛苦的其中一天。我們的母親要是沒有經歷過超級的痛苦,我們便永遠也沒有機會慶祝生日。我們在兒時常常嚷著要母親(及父親)為我們慶祝生日。到了長大後母親想和我們慶祝生日,我們卻常常拒絕她的好意,說情願跟朋友慶祝。以至後來和自己的伴侣及家人慶祝。從此,母親不再存在我們生日的記憶之中。這可算是自然界其中一個可悲的現象。但我們是萬物之靈。我們是可以改變這個現象,在我們的生日當天,想想母親(及父親),對他們再說一次,感謝他們把我們帶到世上;希望和他們分享我們生日的喜悅。

當我們來到世上的時候,第一個舉動大多是放聲地哭。我們的母親在同一天、同一時間,也痛苦得哭喪著臉。今天我們在慶祝生日時,開懷地笑著。我想我們的母親(及父親),也絕對有資格分享我們的喜悅,和我們一起開懷大笑。

紅磡黃埔花園第三期



如美孚新邨一樣,黃埔花園由從前臨海的工業用地,轉為大型私人屋苑。當中的一個以假船為主體的商場,可以說是黃埔花園的標誌。我倒懷念從前在這裏的船塢、以及廣闊的維港。

如今,我乘著這條假船,突破了六百大關,繼續向我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