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 II – 另一個香港

繼元朗及天水圍之後,另一個大區便是屯門。其實相對「悲情城巿」,我對屯門更加愄懼。由於常常廳到朋友說,屯門是龍蛇混雜的地方,所以我對屯門的印象不太好。而今天我所體驗的,確實印證了這一點。

我之所以對屯門的印像比天水圍更差,原因就是在這兒目睹的一件事。

我在屯門尋找七十一店時,主要是乘坐輕鐵由東到西、由南到北的。當中一次大約是在山景邨站等待輕鐵到下一個目的地時,我忽然間聽到一把很響亮的小女孩的聲音。由於她不停地放喉高叫,實在很難不引起我的注視。於是我靜靜地站在一旁,邊候車邊了解她發生什麼事。

原來,她和一位年紀老邁的男仕一同候車。她不斷向著那位老年人,高聲咒罵。說他什麼什麼遲鈍,什麼什麼沒用處似的。小女孩所用的言語,完全像一個成年的潑婦。什麼什麼「死老野」、「阻頭阻勢」。從她的臉上,完完全全沒法看見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女孩應有的一點童真。由我走進月台開始,等待著輕鐵的五分鐘之多,她就不斷地咒罵著那位老年人。漸漸我發現原來小女孩是痛恨那位老年人弄跌了她的魚蛋。於是她咒罵那老年人「一點用處也沒有」、「是否和我作對,等我無啖好食」。整整五分鐘,那老年人一句說話也沒有說,只是緊握著小女孩的手,惟恐她在月台會遇到任何意外。

恕我孤漏寡聞。我在香港多年,從來沒有看過這種景象。莫說是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就連一個十來歲的女孩,用那樣惡毒無禮的態度,對著一個老人家,我也從未見過。屯門此行實在使我眼界大開。我明白現在很多小朋友都受到過份溺愛,但此情此景,自問知書識禮的我實在難以接受。而小女孩罵人的語氣,竟像一個三四十歲的婦人。我不禁懷疑她是有樣學樣。想必那老人的家人平時也是用這樣的態度對待著他,使得小女孩漸漸也仿傚起來。

也許我也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他們在屯門區出現,並不表示他們一定是屯門人。但我確是在屯門區首次看到這種景況。

後來和朋友談起,我說現在的人對長輩實在太不敬。朋友卻說我是個井底之蛙。誰說那老人家是那女孩的長輩?他很可能是那女孩的親生父親。老夫少妻老年得子,在新界西來說是等閒之事。少妻從國內跟隨老夫來港定居,發現諸事不順,天天向老夫發牢騷,而老夫又毫無反抗之力。小女孩有樣學樣,對父親不再尊重,實在普遍不過。原來如此,我實在小見多怪。然則,這種情況在香港不是什麼新鮮事,我認為社會確實有需要了解多些。



屯門黃金海岸

久聞黃金海岸的大名,但當年前首次到步,感覺是完全沒有渡假天堂的氣氛,也許那是多年前的景象吧。我第一次到黃金海岸,是到國際十字路會查詢做義工的事。結果一去便愛上了它,整整一個月,風雨不改,除了它們休息日,我每天也到那裏,負出一點綿力,幫助有需要的人。由此,就種下了今天,為它們籌款的七十一之旅。

總之,黃金海岸給我的印象,就只是一個海岸。


土豪鄉紳?

新界西北另一個讓我感到困惑的,就是百多年來全香港最大的平原,至今無論是那一任政府,好像都沒有想到要發展它似的。我不禁懷疑,究竟是歷任政府覺得沒有需要,還是因為其他原因,例如原居民的反對呢?

如果是前者,我實在不能相信歷任政府都是那麼短視。只要放遠雙目,自能看見一水之隔的深圳已高樓大廈臨立,發展一日千里。只要北區有若一半的發展速度,今天便不用仇著東北發展會否遇到阻礙了。

用另一個角度看,新界北區保持著這種原始,也是一種幸運。但我不知道這究竟是一項政策,還是原居民的自我保護。如果是後者,我就不敢苟同。我實在難以說服自己不是後者。因為我所看到的北區,滿目並非農田。而是一些工業用地、倉庫。如果是荒廢之地,不會是這樣子的。畢竟這是歷史留下的問題。但我相信民心的所向是政策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