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的阿姆斯特丹?表裡不一

每逄華燈初上,一天的商業活動終結,灣仔的酒吧區卻是這個時候才睡醒。日間這條駱克道和香港其他街道分別不大,都是熙來攘往着為生活怱忙的香港人。但一到黃昏,它就彩筆一揮,為自己劃上一習異國風情的華衣。



說它變成了一個異國地方實不為過。什麼三藩巿酒吧、澳洲酒廊,街上外國人與中國人的比例達九比一。而在酒吧工作的人士,也以外籍為主。好像如果你是一個中國人,沒有西方文化中把酒談歡的雅興,走到晚上的駱克道,你會覺得自己不是屬於這裏,自己變成了「外地人」似的。更甚的,是如果你沒有西方人面孔,在街上尋找生意機會的人士,也不會對你說半句話。這種「身份危機」竟然能夠每晚發生在屬於自己本土的一條街道上的現象,好像全世界就只有香港人會在香港的駱克道遇上。

駱克道「紅燈區」這種現象的形成,當然是有其歷史及地域因素。而每逄有美國軍艦到訪香港時,數以千計的水手在那裏閒蕩的景象,更是慰為奇觀。但離開駱克道,灣仔即變回平常的香港。這種新與舊、中與西的生活融洽,就只有在灣仔可以看到。現在很多人說「包容」及「融合」,請他們每晚到駱克道走走,便會發現包容,只能自然發生,不能勉強;更需要各方自律,互不干犯對方。不然就是僭越自由。包容是在平等生態下並存,而非同化。


談到平等,不期然令我想到現在香港算是最熾然的話題 –
同性戀平權。


我想在此談的,既不是同性戀應否平權,或是我是否支持同性戀平權。是非對錯,歷史最後自然會給我們一個答案,本人的意見並不重要。我想說的,是這個問題今天在香港是如此熱烈地討論著。但細心一看,我發現大家根本不是在討論著這個話題。支持及反對的雙方,長久以來都只是在自說自話。根本從來沒有一刻認真去和對方尋找共識。其實不只是同性戀,其他如種族歧視等亦如是。如果這個現象沒有改變,我實在看不見香港的小數群體會在可見的將來能夠在平權上取得很大成就。

每次有關同性戀平權的意見,要不支持者只是放喉讓著「眾生而平等」、「戀愛自由」、「活出真我」、「愛無分類」等,一些放之於諸海內而皆準的標準,對同性戀現象沒有任何特別昇華。而在他們展現平權的活動,又永遠都是要盡量提出多元的訊息,別樹一格,非要做出平地一聲雷不可。我不是要他們為了讓其他人接受而去改變自己,但我確信有很多同性戀者都和異性戀者在外觀、以至生活上都完全沒有分別。有很多同性戀者不會常常担胸、或作女性化或男性化打扮的。為何在平權遊行,往往都要以性感、脫然不凡為主?這樣你們不能埋怨為何其他人會給予同性戀者一個既定標籤。前陣子某電視劇集的角色「蘇基」,便是一個最佳的「最差例子」。你們如果希望小朋友正確地認識同性戀,就應該被免這種被標籤化。香港的小朋友在成長時看著這些電視節目,正正就把同性戀者如斯標籤化。

另一方面,反對同性戀的,又來來去去都在說「宗教不容、違反自然」、「破壞社會」、「做成鼓勵作用」,及「增加愛滋病患」等。這些全無根據的理由,對一些對同性戀沒有認識、亦不會去認識的人仕,起了很大作用。但反對同性戀的人,卻完全沒有去回應或否定,究竟眾生是否生而平等?活出真我是否值得鼓勵?

總括而言,不論是支持或反對同性戀的雙方,長久以來都在自說自話,沒有花時間去幫助大家了解對方。反對者,他們可能因為利害關係,或者對同性戀有誤解,例如我認識一些人,他們真的以為只有同性戀者才會患上愛滋病;以及以為同性戀是可以「教唆」的,而去反對同性戀。

至於支持的,他們認為自己天性如此,理應受到平等對待,因此沒有必要到處去講解。你們反對的人都是不知所謂,你們應該主動去學習平等。我們為什麼要委婉地去期盼你們的理解?你接受與否我們都應該享有屬於我們的權利。我不能夠說他們的想法有問題,但我實在覺得他們的想法缺乏理智。

既然說要追求平等、共存。要和平、互相欣賞。那麼為什麼要持著這唯我獨專的態度?不去放下身段,去理解反對者?你們放下身段、去改變反對者的想法,並不表示你們委曲求存,並不表示你們要跟他們妥協。你們只要能夠踏出這一步,正正就是大愛的表現,正正就是邁向一個無歧視、共融的社會的愛的表現。

同一道理,(某部份)反對者如果想要支持者「放棄」、或者尋求共識,也要放下身段,正面的互相了解。証明為什麼同性戀是天理不容,卻又在自然界存在?同性戀是破壞婚姻及家庭關係,異性戀的離婚率卻比同性戀的高?孤兒即使終其一身沒有任何人照顧,你們仍然認為總好比由兩名男仕或女仕的監護人照顧更好?如果任何人都可以被鼓勵而成為同性戀者,那麼我現在鼓勵你,你可否立即展示你可以成為一個同性戀者?

支持者就更加有能力、有責任去尋找共識。讓大家理解為何較多同性戀者患上愛滋病,不是由於同性戀傾向本身。同性戀不是病、是天性所然。同性戀者既不喜歡異性,自不會和異性結婚、產子。不論同性戀平權與否都不會改變,社會實在不會因同性戀平權而有任何大改變。

我祈盼會有雙方真誠諒解的一天。我更希望香港大眾能夠多點了解這個現象。若果希望香港繼續是一個國際城巿,大家就要多去了解。否則,你若仍然以為只有同性戀者才會患上愛滋病,只會淪為國際笑柄。不只是笑柄,在一個自居國際都會的地方,竟然有人、甚至政黨,有如此低水平的謬誤,其實是可悲得很。